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陶都小学

>学校首页>学校概况>学校资讯>内容详情

“非遗”进课堂·文化共传承

发布时间: 2023-11-23 10:07 发布单位: 宜兴市陶都小学 浏览量: 8891 【公开】


——宜兴市陶都小学承办市“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搭建苏州工业园区和宜兴两地小学美术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近日,宜兴市小学美术“非遗进课堂”教学展示课研讨活动在宜兴市陶都小学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宜兴市陶都小学承办,苏州市金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集团吴雪莲总校长、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王玉银老师、美术兼职研训员周亚君老师、丁山实验小学申宗贤老师,以及宜兴市各小学美术教师代表共一百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王玉银老师主持。

 

深耕课堂

一、单元促教  以文化人

第一课时:《神话中的精灵——龙生九子》

贾璐 (宜兴市陶都小学)

     首先呈现的展示课是由陶都小学贾璐老师和谢雨霏老师联合创作的“龙生九子”——2024龙年贺岁课题。

第一节由贾璐老师执教该单元第一课时:《神话中的精灵——龙生九子》。龙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生九子,各个不同,龙生九子的传统神话故事与茶宠的结合给“文化理解”指向的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资源,通过本课时一系列研学活动,学生在神话故事中理解、发扬、传承并创新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传统非物质文化带入校园、走进生活,立志做新时代“龙的传人”。

第二课时:《茶桌上的萌宠——龙生九子》

谢雨霏(宜兴市陶都小学)

第二节由陶都小学谢雨霏老师执教“龙生九子”第二课时:《茶桌上的萌宠——龙生九子》。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茶宠不单单是茶桌上的一件装饰品,本身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节课将“龙生九子”的传统神话故事与茶宠相结合,融入宜兴丁蜀镇当地紫砂非遗文化,让学生在“萌宠”中获得灵感,在设计创作中亲手感受紫砂文化之美,热爱、保护、传承家乡文化,成为新时代紫砂非遗传承人。

二、遇见姑苏 共话非遗

“非遗”项目之一:《斗拱》

浦毅丰(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第三节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浦毅丰老师执教《斗拱》一课。由浦老师主讲的“斗拱”,从应县木塔屹立千年不倒的奥秘引发思考,课程以斗拱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逐步解析框架结构的精妙,进而详细讲解榫卯结构和斗拱构件的关系,不仅让学生理论上掌握知识,更通过动手搭建模型来体验结构的巧妙和稳固性。课程的最后赞颂古往今来工匠的智慧与贡献,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大国工匠的精神。

“非遗”项目之二:《桃坞新印》

王玮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第四节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王玮老师执教《桃坞新印》一课。本课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主题,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王玮老师选取《蚕猫逼鼠》这一幅代表作品,带领学生层层挖掘,学生总结出桃花坞年画的特点,并能举一反三,从而让观察、表达和审美能力全面得到提高,使学生亲身体会版画刻和印的创作乐趣,去感受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不易,激发学生对桃花坞年画保护与传承的愿望。

“非遗”项目之三:《白阳话丹青》

李俞晓(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第五节为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李俞晓老师执教《白阳话丹青》一课。李老师围绕陈淳的“一花半叶”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对比探究、小组合作、古诗词的结合,理解绘画中的“残缺美”与画家作画时的“寄情思”,感受到我们可以面对作品穿越时空与画家对话,这是中国艺术独有的浪漫。最后通过笔墨体验感受花鸟画的高雅格调,画出可以表达自己的那朵花,鼓励学生像欣赏花儿一样学会欣赏自己,学会坚强独立,最后绽放心中的自己。

三、评课议课  研思同行

课后,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美术特级教师金华老师首先对本次美术展示课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的点评。金华老师首先对这次活动凝聚的五位老师及两个学校美术教研组的心血与努力表示了肯定,接着提出新的核心素养对于各位老师的重要性,如何把知识能力提升到素养追求的课堂更是每位老师需要去用心思考的问题。

金老师认为,这五节课虽然都“离开”了教材,但没有离开学生的需求,作为美术老师,除了立足教材外,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并去开发它们,关注其真实性,注重学科观念以及教学实践。最后,金老师提出,教学应是概念性理解,旨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让一堂美术课的起点成为审美感知,进而引申为创意思维、文化理解和文化自信,而非单纯的技能汲取。

随后,美术兼职研训员周亚君老师主持各位老师进行了评课议课。四位教师代表分别对本次教研活动上台进行了评课发言,大家各抒己见,收获颇丰,纷纷表示本次教研活动将五彩纷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紧扣目前核心素养的要求,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接着,王玉银老师和周亚君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向各位美术老师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大家在交流、碰撞之间得到收获,学习新的课堂理念和风格,学会在一个点上深挖,“解锁”越来越多的新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以王老师送给大家宝贵的三个“会”为结尾:会问问题,会接学生的话,会取舍。

结语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还为全市美术教师打造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宜兴和苏州工业园区两地小学美术教师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听者有所悟,学者有所学,相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将如秋雨般润泽与会老师的心田,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历程上不断前行。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