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德育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因为不良的心理因素,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从而走上了极端的道路。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德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个案为例,分析、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积极心理运用于小学德育工作。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个案分析;反思
一、案例描述
新学期接手的班级有个孩子叫小民,长得高大结实,是个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学生。从言行举止来看,他上课几乎从不听老师上课,经常和周边同学讲话,扰乱课堂秩序,更别提上课记笔记了;一到下课又变得尤为活跃,不管作业还有多少没写好,他都是第一个冲到教室外面去玩的,有一次甚至因为跑得太快而摔伤了腿;他对吃饭的兴趣尤其浓厚,只要食堂的饭菜一到,还没轮到他打饭时他就已经冲出去了,有时候还因为他过于激动撞翻打饭值日生的碗。同学们对他颇有微词,又因为我的引导而对他耐心包容。其实小民同学头脑灵活,但不爱学习,也不服从老师和班干部的管理,上课还经常迟到;作业虽然将就能完成,但是态度极不端正,经常以扰乱课堂纪律欺负同学为乐。小民就是这样,平时看起来比较乖,但也会时不时说点消极的话,和我聊上几句后又恢复原样。有时甚至还会和我分享他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这让我看到了小民身上的闪光点。我想作为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问题分析
1. 缺乏自信,渴望引起同学关注
小民的头脑灵活,但是因为长期懒惰又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造成了作业质量差、成绩落后的情况,小朋友又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却又不肯付出努力。只能“剑走偏锋”,采用一些其他方式引起同学的关注,比如别人做游戏的时候他插进去硬要同学带他一起玩,不带他玩就搞破坏从而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甚至有时候直接把水杯里的水泼在别人身上,有同学告他状的时候他觉得被重视,反而会很满足。
2.家教失衡,百般纵容错误行为
在与小民相处的这半年里,我了解到小民的父母是人到中年才得有一子,父亲对他很是宠爱,但母亲又是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一旦发现小民犯错,直接上手教育。小民在这种失衡的家庭教育中越发养成坏习惯,时而娇纵,时而如母亲般暴躁,有一次小民早上来,脸肿了半边,后来与小民母亲交流才知道是因为他昨天晚上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就要跑出去玩,母亲在旁边耐住性子苦口婆心让他把作业写完再出去,结果他怎么都不愿意和母亲犟了起来,母亲实在忍无可忍,直接上手给了他一巴掌。但是父亲回来后看到小民脸上的红印很是心疼,把小民搂在怀里安慰他,补偿他亲自带他出去玩。小民在这种失衡的家庭教育中难以摆正位置,越发养成了自私自利、欺负别人的坏习惯。
3.错误模仿,成长环境不容忽视
模仿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孩子们从一无所有,什么都不会,到会说话,会走路,会唱歌,会跳舞,都是潜移默化模仿的结果,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而一旦这种榜样开始扭曲,变形,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小民因为喜欢玩,在小区里结交了不少“坏”朋友,有的是没有考上高中读了职高的不良少年,也有的是满口脏话不爱学习的同龄人,久而久之小民也养成了爱讲脏话的坏习惯。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样相比较之下,如果孩子的玩伴是一个自私、粗鲁、差劲儿的小孩,那么孩子很可能会耳濡目染。我曾到小民所在小区走访,亲眼看到有个大一点的男孩拿着竹竿跟在小民后面,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骂着脏话,看到我后才停下来。后来同小区的男孩还分享给他很多少儿不宜地卡片,他也偷偷带到学校来,被同学发现举报后他才带回家。
三、德育策略
(一)班会谈心,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可以为学生提供正面的、健康的指导,使学生健康、积极、快乐的成长。要让全体学生心向阳光,必定要有阳光的教师引航。我在班级上了《关注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助人为乐的健康情感,竞争与承受挫折的能力。我还以小民为例,列举了他小小的闪光点,并号召同学们和他一起玩耍,遇到他犯错误的情况要委婉指出,带领他一起前进。课后,小民感慨到“老师太神奇了,竟然能把我心里的烦恼都猜到,还能帮我解决心里不明白的困惑。现在我们明白了,要积极面对问题并及时和老师、家长沟通,大家会帮助我们的……”此外,我还经常会找机会和小民谈心。谈心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精神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谈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并能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成功的谈心可以帮助和教育学生,并能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情感。深入的谈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学生、师生之间的矛盾,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我将与学生谈心谈话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对潜在的心理健康危机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风险可控。并将谈心谈话记录存档,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二)借助集体力量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经常和小民谈心,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我还注重利用集体和同伴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与关爱,帮助小民在集体中找到自己。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不要因为各种理由而孤立自己的同学,让他们知道团结和协作是多么重要。引导同学们明白小民的懒惰和骄横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让学生了解,对于 小民这样的学生来说,学习上的懒惰是长期的、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的,要允许他出现反复的情况。引导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他,等待他的改变。同时,还呼吁班级干部在他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帮助他。学校组织开展的篮球赛、运动会、春游等活动,我都会让他参与进去,并通过他给全班同学做思想工作。他从一个令人厌恶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学校“冬三项”运动会时同学们还集体推荐他还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踢毽子比赛呢,并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提高。久而久之,我发现:不仅是小民,班上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愿意和我交流了,也愿意接受我提出的建议了。而这一点恰恰也是我最想做到的。
(三)加强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古人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校合作共育作为一种打开校门、融合力量、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举措,是新教育实验的底色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便是父母。我在课后约了小民的父母一起来办公室,首先告诉父母小民这段时间的进步,对他的付出表示肯定,然后将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告知父母,并希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上统一方法,父母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我听说小民的父亲在银行工作,于是我和小民的父亲商量决定邀请他来学校给孩子们上一节理财课,这节课小民的父亲运用了自己的专业技能给全班同学展示了一节妙趣横生的理财课,孩子们都很羡慕小民有这么博学的父亲,小民也很自豪,在同学们面前露出羞涩的笑容。这节“家长进课堂”让小民对父亲多了几分崇拜,父母统一了教育理念后小民的父亲在教育起小民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四、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帮助后,小民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同时我还通过班级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及思想状况;通过个别谈心交流沟通等方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沟通,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我还经常利用早自习、午休和课后服务时与他谈心谈话……在我和小民共同努力下,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小民对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从刚开始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到现在的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作为班主任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一个班级的管理,光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用爱去关心每个学生的心灵。现在的小民已经能和同学们融洽相处并主动帮助同学完成作业。这一点在我和小民共同相处及教学中感受最深。
实践表明,要加强对小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心理教育的规律,探究其心理发展,总结经验,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继续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蓝图。将孩子们培养成“体魄健康,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健全个体,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