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陶都小学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家校携手 协同育人

发布时间: 2025-03-25 14:46 发布单位: 宜兴市陶都小学 浏览量: 386 【公开】

家校携手  协同育人

宜兴市陶都小学  张旭彬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校联系就像一根纽带,家校联系就像一颗催化剂,潜移默化中将孩子、家长、老师的心相连,让孩子、家长、老师的情感融合。

小李同学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他的父母不在一起,常年在外打工,每年仅过年时回来一二十天便又离开,他只能长期跟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是典型的留守学生。外公外婆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只能给他吃饱穿暖。他的父亲脾气暴躁,平时很少与孩子电话交流,一旦听到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良习惯,便会在电话里大骂,在家时甚至大打出手,这使得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糟糕。

他留着长头发且扎了个冲天小辫子,给人感觉与众不同。上课无精打采,甚至呼呼大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作业一字不写。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课堂纪律差,卫生习惯差,零食吃了垃圾袋随处乱扔。起初我让他写保证书,他却拒绝上交保证书。我严厉地批评了他,但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批评多了,他习以为常,导致我们的关系僵化。只要我找他,你想方设法狡辩,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永远认为自己做得都是对的。我只能改变方法,从侧面了解到,他很自卑,很敏感,有叛逆心理,与同学、班里同学的关系也很紧张。

一棵树苗需要阳光、雨露和沃土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孩子的成长之路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培育。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们的童心能唤起爱心,老师的爱心能唤醒童心。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教育之路上,爱无疑是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一、联系家长、助一臂之力

通过与小李的交流,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我主动联系了他的爸爸,约她爸爸无论如何要来学校一趟,沟通交流后家长明白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后爸爸决定回当地找工作,这样既能辅导孩子学习,又能陪伴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无字教科书,我劝他爸爸改掉赌博、酗酒等陋习。他爸爸接受了我们的劝告,愿意配合工作。同时,我联系了他的妈妈,让她常给孩子打电话、多陪孩子聊天,节日给他买点礼物,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不再孤单。

二、平等相待,做知心朋友

我单独约小李到办公室,请他坐在沙发上,并给他倒了杯热水,说:孩子,别怕,你就当我是你的妈妈,把心里话都告诉我,每一句话都帮你保密,我会尽全力让你重新快乐、重拾自信……”开始时他对我有所警惕,不愿说话。我又说:宝贝,别怕,相信我,我会为你保守秘密的。他从我的眼神里看到了真诚,倾诉起自己的烦恼: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改嫁后又有了弟弟,对我不闻不问。爸爸在外地打工很忙,很少给我打电话,一年很少回来,回来也不带我出去玩,总是和朋友喝酒、打牌,很晚才回家。他脾气暴躁,只要听到我有一点不好,就对我拳脚相加。我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和关怀,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在学校,我老想着家里的事,心里空荡荡的,课上根本听不进去,总是发呆,老师不了解我,经常批评我,我成绩和习惯不好,同学们也不喜欢我,我很孤独,对生活没希望。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听了他的话,我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孩子,你小小年纪心里装着这么多烦恼还坚持来上学,真的很不容易。他们不是不要你不管你。只是妈妈忙没给你打电话,没时间来看你,你有空可以主动给他们打电话,聊聊学校的事,说说你想念他们。爸爸打工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他不关心你,怎么会寄钱回来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不是你想的那样,不计较太多,肯定能交到很多朋友,加油,宝贝!他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没那么难受了,我会照你说的做的,再见,谢谢老师!

三、戴上放大镜,挖掘闪光点

我发现小李学习成绩差不是智力因素,也不是不用功,而是过重的心理负担所累,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上课时我特别关注他,思想开小差就善意提醒;经常给他开小灶;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及时鼓励。慢慢地,他学习有了进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有了信心。随着成绩好转,我顺势对他的品性、纪律等方面进行辅导矫正。有时我把班上的工作交给他,每次都肯定他的工作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他有了成就感,干劲更足,也乐意为同学们服务。后来,在班干部竞选中,,他被同学们推选为劳动委员,已融入班集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在实践中去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从他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学生需要老师的关怀,更需要家长的关爱。学生需要爱,教育需要爱。爱如火焰,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爱如钥匙,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爱如阳光,能驱散阴霾,照亮每个角落,融化每块寒冰,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 如何做好班主任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